top of page
作家相片中華家族財富傳承協會

陳賢民:這是失敗的傳承,我已使不上力

姻親接班〉面對品牌光芒黯淡 達芙妮創辦人心聲


達芙妮曾是中國最成功的女鞋品牌,自創辦人陳賢民交棒給二代後,業績直直落,公司內自然有股東希望他再回去接手。但陳賢民是怎麼想的?他又如何看待企業接班這件事?


達芙妮,這三個字曾代表中國最成功的女鞋品牌,近年似乎光芒黯淡。


根據2017年上半年財報,達芙妮營業額減少近兩成,落至27.3億港元(約台幣105億元)。再看前兩年,2016年營收為65億港元(約台幣250億元),2015年83.8億港元(約台幣323億元),顯然逐年衰退。


1995年於香港上市的達芙妮,到2011年市值還有台幣700億元,現今已縮水到60億元。這一切看到創辦人陳賢民眼中,不勝唏噓。


品牌誕生於1991年的達芙妮,是由三位姻親,陳賢民、他大舅子張文儀、連襟陳明源共同合資創立。張文儀為最大股東、陳賢民居次。


2017年5月,達芙妮公布集團首席執行官和集團主席,將由聯合創辦人張文儀之子張智凱擔任。之前,2011年,時任集團主席的陳賢民就有過一次「二代接班」,當時是交棒給另一名股東陳明源之子陳英杰。


當年「裸退」後 營運卻直直落


當年為了讓二代發揮,陳賢民釋出控制權,不進董事、也不當顧問。「裸退」後,跑去讀政大EMBA,開始四處演講、旅遊、找朋友吃飯,過著閒雲野鶴般的日子。


只是,下一輩接班卻異常辛苦,陳賢民語重心長地說,「這是失敗的傳承」「對我個人是很好,但看公司營運現況就很不好,」他說。


陳賢民,1950年次,出生於台中,小時候家中務農、養豬,並不富裕。政大地政系畢業後,沒有依循父母期待去考公職,先後進入海運公司做行銷、鞋業工廠當業務,1980年就在台中大里創業,成立喬志製鞋代工廠。


台幣升值後,1987年,陳賢民進入中國大陸設廠,並於香港成立永恩集團(達芙妮前身),趕上大陸民生工業發展的浪潮,1995年就在香港股票上市。2000年到2010年,堪稱黃金十年,年營收從8億人民幣攀升至100億人民幣,稱霸中國女鞋王國。


2011年,在事業高峰時,三位創辦人決定讓已在集團歷練近20年的二代陳英杰接掌。兩位「大小陳總」的交棒經驗,還曾被媒體形容為成功的家族企業接班。


豈料六年過去,如今卻風雲變色。


達芙妮面對的是所有家族企業交棒的挑戰。要找位下一代繼承並不難,但要永續經營,上一代的成功經驗是否能傳承?交棒後營運不佳,上一代該不該回去接手?


達芙妮傳給二代後業績直直落,公司內自然有股東希望陳賢民再回去接手。猶如2008年前,台積電也曾由董事長張忠謀交棒給蔡力行,但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後,張忠謀再度回鍋。


但陳賢民自己是怎麼想的?來到他台中住家,這位讓達芙妮站上鞋王寶座的關鍵推手怎麼看企業接班這件事?從自身經驗有哪些收穫?以下是他的口述:


六年風雲變色 營運現況很不好


我至今還是第二大股東,但達芙妮現在要怎麼經營,說真的,我已使不上力。


公司有傳給二代,但這是失敗的傳承,接班後的營運現況很不好。至今六年,變化很大。


我在60歲後退下,當時業績是高峰,下一輩的孩子們也都進公司一陣子,陳英杰就是在我身邊磨了19年,各種條件吻合,我退很合理,可以立下一個典範。現在看看那時想得太美好。


陳英杰學國貿出身,企業經營專業,沒有問題。幾位創辦人的下一代都在集團裡。讓陳英杰接,也是協調出來的。他是第二代最年長的,在公司做最久,又跟著我身邊19年。他想法多、看起來比較叛逆,但也幫公司做很多改變,我們上一代覺得交給他可以放心。尤其他那時候雄心壯志,強調要讓股價一年比一年高,明年15塊、後年20塊。


但公司好是大家的功勞,不是光靠某一個人的功勞。我當年打下江山,也不全是我個人的功勞,是一群人都要很拚命。


做事業,首先重要的是專業,第二是專注,第三就是努力跟拚命。


2010年後,公司做一些投資,像是娛樂事業蜜蜂少女隊。一心多用,難保不出問題。尤其鞋子市場變得很快,要拚命貼近市場,才會知道怎麼變、迎合需求。


接班,如果只是把董事長、總經理的位子交給一個人,那很簡單。但成功經驗要傳承,牽涉很多問題。下一代接班後,有的會把老臣裁掉,大概是怕上一代垂簾聽政。但如果把既有團隊趕走,那要確保其他團隊有能力接上來。2009年底TPG資本私募基金進來後,慢慢對公司營運作風也有影響,造成新舊員工間不平衡。


最早時,大家有默契,除了鞋業,不能投資別的行業。但新一代想法不同。

五、六年前,達芙妮也做電商。照道理講,持續改進是不會輸人家很多的。但後來下一代想法是投資另一個網路交易平台,結果那家沒做起來、倒了。影響到現在電商這塊,我們就做的不夠好。


新一代知道公司形象的重要,所以想把加盟店關店,都想用直營。但忽略了把加盟店關掉後,鞋子就銷不出去。在我看,如果加盟店關掉,那就把直營店升級,鞋子賣貴一點都沒關係,而不是另外去開outlet,這樣完了,豈不是跟自己打對台。


但現在講這些,說多了怕人家以為我在批評下一代。


「如果能重來 會多做十年打好底子」


如果能重來,我可能還會多做十年再退休,把底子打得更穩再退。但世間事就是這樣,想想也好,我那時退了,後來才有機會在媽媽過世前,有兩年時間好好陪伴她走最後一程,人生比較沒有遺憾。


企業一代能成功往往是有很好的執行和策略,但第二代不見得會依循你的作法。現在要我再回去接嗎?我不想。就讓下一代去拚。


如果下一代有問題來問,我會說,如果不來問,就不要多講。上一代真的要放,忍住不管,否則會產生很多困擾。


資訊來源

5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aires


bottom of page